TikTok禁令倒計時,時尚達人轉戰(zhàn)小紅書?

2025-01-16 08:22:38 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 高江虹

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高江虹白楊實習生張億珍

1月13日,由于TikTok在美國的禁令逼近,一群自稱是“TikTok refugees(難民)”的用戶大量涌入小紅書,小紅書也因此成為當日蘋果美國應用商店下載量最高的應用程序,截至發(fā)稿前,“TikTok refugees”這一話題下已有超20萬條筆記,總瀏覽量超2億。

在這群“數(shù)字難民”中也不乏設計師和時尚博主,當TikTok禁令將近,這些時尚達人們產生了諸多疑問:時尚品牌們如何適應新的平臺?KOL和那些依賴TikTok獲取時尚靈感的用戶們將何去何從?潮流循環(huán)是否會被打破?下一個提供穿搭和風格建議的地方會是哪兒?

當TikTok在美真的成為過去式,小紅書會是新的時尚答案嗎?

TikTok如何“制造”歐美時尚?

在歐美時尚圈,流量平臺完成了從Snapchat到Instagram,再到TikTok的更替,逐步重塑了時尚傳播的模式。和Snapchat的濾鏡風和Instagram的過分精致不同,TikTok的短視頻強調自然、透明和高頻更新,吸引了大量年輕用戶。品牌也在通過用戶的大量反饋及時調整營銷策略,比如,網紅Campbell Puckett就因穿搭視頻大火,和丈夫一起坐在了2024年秋季時裝周的前排。

在推動個性化和時尚民主化的同時,TikTok也打造著一個又一個美學模版,使潮流周期的迭代速度空前,在過去兩年內,該平臺創(chuàng)作者持續(xù)為時尚行業(yè)輸送了很多趨勢,比如 “Blokecore(球衣風)”、“Barbiecore(芭比風)” 和“Office Siren(辦公室海妖風)”。爆款風格就像刮刮樂一樣令用戶上癮,但同樣脆弱——它們并不能為所有人都帶來流量,也難以經受時間的考驗,憑借某一風格走紅并長紅的幸運兒少之又少。

Puck News時尚記者Lauren Sherman指出,TikTok讓資源不足的小品牌能夠迅速抓住互聯(lián)網語境下的機會,直接建立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聯(lián)系,顯著提升了曝光率。其禁令對獨立品牌的影響較大,部分品牌在失去TikTok的支持后可能難以為繼。她還表示,大型品牌因其資源和靈活性,能在平臺更迭中迅速調整,故而該禁令對這類品牌的影響相對有限。但像Miu Miu這樣的奢侈品牌仍受益于TikTok的病毒式傳播,Miu Miu幾次在Lyst排名中的登頂,以及部分單品銷量的顯著增長都離不開TikTok的熱門趨勢推動。

無論是在大眾傳播還是消費層面,TikTok的離場都將為美國時尚行業(yè)帶來一場颶風。

據悉,在去年早些時候的一項調查中,研究機構Coresight就發(fā)現(xiàn)美容和時尚是消費者在TikTok Shop上購買最多的品類。而根據Earnest Analytics對信用卡數(shù)據的分析,2024年11月份,TikTok的交易額增長超過了Temu和Shein等同行。TikTok官方也宣布,其在2024年黑色星期五的銷售額增長了兩倍,超1億美元,其中最暢銷的品牌包括Crocs和雅詩蘭黛。

Coresight的分析師Sunny Zheng則指出,如果TikTok真的被禁,美國美容和時尚行業(yè)的零售商將受到嚴重影響。

小紅書準備接棒?

橫向對比來看,TikTok的“替換裝”并不多,受歡迎程度排名第二的Lemon8仍受潛在禁令威脅,且功能和社區(qū)規(guī)模無法與TikTok比肩,而主打創(chuàng)作者友好的算法和變現(xiàn)機會的Neptune仍在測試階段,用戶基礎與生態(tài)都尚未成熟。一時間,小紅書似乎是最合理的選擇。

“TikTok是一個強大的發(fā)現(xiàn)型搜索引擎”,媒體集團Dirt的創(chuàng)始人兼首席執(zhí)行官Daisy Alioto指出,當在Instagram上搜索某種穿搭教程,得到的不過是幾張照片,而在TikTok上,則可以發(fā)現(xiàn)新大陸。戰(zhàn)略咨詢公司Wavelet Strategy 創(chuàng)始人Ivy Yang則表示,小紅書和TikTok最根本的共同點在于它們均為以“發(fā)現(xiàn)”機制為核心的平臺。而這一特點對培養(yǎng)時尚內容的創(chuàng)作環(huán)境,以及引爆熱度都十分友好。

事實上,小紅書也確實是中國時尚領域的最重要的風向標平臺之一。

從用戶年齡層來看,在小紅書3億月活用戶中,50%是95后,35%為00后,是時尚行業(yè)最想爭取的消費群體——對美學、品質和時尚細節(jié)都更有追求和態(tài)度,對互聯(lián)網語境更加了解,能夠助推時尚趨勢快速興起。

在風格包容度上,小紅書此前的爆款中也不乏從歐美社交平臺搬運、借鑒的內容,如格雷系(All Grey)等,其在中文時尚社群中進一步得到了本土化的發(fā)展,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該平臺對各種時尚風格的傳播和再創(chuàng)能力。

同時,和直播電商平臺的流量邏輯不同,小紅書并不是“唯GMV論”,而是從內容出發(fā),層層觸達核心人群、興趣人群和泛人群用戶。而私信、筆記評論、群聊和直播間都能夠成為商家和潛在消費者溝通交流的渠道,更加貼近TikTok所呈現(xiàn)出的“透明”特質。

在商業(yè)化進程上,時尚已成為小紅書交易量份額最大的板塊之一。據小紅書在2024年年中披露的數(shù)據,有近八成的中國原創(chuàng)設計品牌在小紅書開始經營,超七成設計師品牌已經拿到經營收益,知名品牌一年有上千個新品和系列在小紅書首發(fā)。

但是,其在批量生產時尚模板、營造精致焦慮上存在的問題與TikTok、Instagram并無本質不同,社群對保護原創(chuàng)設計的努力仍有待加強,該如何處理不同文化間存在的時尚認知差異也是潛在問題。而內置AI翻譯、國際版開發(fā)、商業(yè)化出海部署和推出適用于不同國家創(chuàng)作者和商戶的詳細條款等等“硬”議題,都還在商討和解決的路上。

據鳳凰科技頻道,小紅書內部認為,此次因意外在國際走紅帶來的“全球化挑戰(zhàn)大于流量承接的驚喜”。而之前,小紅書其實也經歷過外國用戶注冊的“流量紅利”,但月活用戶轉化效果有限。

但“潑天”的流量已經涌來,時裝設計師Marcus Robinson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,自己已經創(chuàng)建了小紅書賬戶,以分享個人服裝品牌并稱這“走在時代前沿”。

國內有品牌已快速反應過來,接住了這撥流量。1月14日晚,萬豪旅享家率先用英文發(fā)貼,歡迎外國友人來中國過新年,天梭表1月15日的貼文也已經采用中英文。但更多品牌還在觀望。有一品牌公關總監(jiān)指出,小紅書的商業(yè)推廣不是很成功,目前的流量能不能進行商業(yè)轉化還是個問題,也制約他們在小紅書投放的興趣,但他相信這撥流量日后會對小紅書的環(huán)境構成沖擊,外資品牌也會更加靈活,可以選擇海外的KOL等,一切動態(tài)值得觀察,該公司目前則仍在觀望。


小紅書能否給所有人驚喜?

21財經客戶端下載